一、照片的由来
自2016年4月以来,为了跟踪和了解我校学子1950年毕业参军保家卫国的情况,笔者着手拜访当年毕业的部分学长。2017年春节,我拜访了在广州的叶学长。叶学长不仅向我介绍了学校1950届“电四讯”入学、毕业、参军情况,还特别介绍了上海解放后,交大“艺工部”开展活动的一些情况,涉及到部内的组成人员、演出情况、达到效果等。
以后近6年里,我与叶学长一直保持了这份“忘年交”的情谊。2022年,叶学长将他毕生与交大有缘的照片及一本黑封面《集影》赠予我。正逢学校宣传黄旭华学长的事迹,我在初步整理了这本《集影》时,看到一张照片上有四位学长中,有一位十分像黄学长。叶学长在照片旁,附上的纸片中也指认了照片上四位中“右面一位可能为黄旭华”。
站立者:黄旭华学长,其他三位待查
近日,在获知黄学长谢世的消息后,我立马想到了这张照片。可惜,叶学长也已在2023年初离世,我也无法进一步证实相关信息。为了寄托我的哀思,怀念黄学长一生为国家做了名垂千古的业绩,我翻拍了这张照片,在学校文博志愿群等小范围里上传,以致于寄托我对黄学长深深的哀悼!
二、拍摄照片地点、时间等考证
在查阅、翻看黄学长照片时,获取信息和更大更多“遗憾”同时出现。有黄学长身影照片的背面空白,无文字留存,遗憾至极。只能从矩形照片4cm*5.5cm的留影中,寻找出更多的信息。经仔细辨认,真是透露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时间节点、时代变迁等。从而证实此照不会超出交大徐汇校区范围。
结合照片背景等信息,我也看到了一张同地同时拍摄的旁证照片。叶学长保存这张“四人照”的同时,也有一张41人的集体照。该两张照片拍摄所处地点应该为同一处,皆有两根柱子(一根柱子上有“大同出版组”等字样)、被摄者站在五层台阶上和柱子内壁上还有隐隐约约的大字标语。
41人集体照,第三排右起第二位叶学长(露出全貌)
根据叶学长讲述“艺工部”情况,并结合我在交大工作40多年的经历及校史等资料佐证,大胆猜想拍摄照片的位置,应该是现在徐汇校区的大礼堂。当年称作“新文治堂”,是对应于“上院”文治堂而言。《学院史(2016年3月版,第四卷)》上也有记载:“1947年2月新文治堂奠基,至1949年终于正式落成。”但此时此地,至少留出了两个“瑕疵”,一个没有写出“正式落成”的月份,另一个没有列出“启用”时间年月份等。这就为此两张拍摄照片的年份,留下了有力的证明。“集体照”中有叶学长的身影,根据他的人生轨迹,该两张照片拍摄的时间,大致在1949年5月起至1950年6月止。照片中学长们的穿戴又给出了此照的时间点,初步确定为1949年夏天前后的某一天。
三、《校史》中暂时没有详细描述的“校史”
“1949年夏天前后的某一天”,究竟是哪一天。这不得不从当时的背景、校史大事件以及黄学长读书毕业等时间节点中去寻找答案。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月底庆祝五卅,陈毅来到了上海交大等。新上海新旧交替、百业待兴,……。
《学院史(2016年3月版,第五卷)》在撰写解放后的交大时,有如下描述:“1949年6月30日,交大学生与复旦、同济、大同等数十所学校的学生分区出动,走上街头,用化装演出、张贴标语和口头宣传等方式告诉广大市民,……,才能保障社会秩序及人民幸福生活。”吴昭崇等编著《水之源(四)风雨迎春雷》撰写道:“为了宣传人民的胜利,消除某些人对人民政权的疑虑,粉碎敌人的谣言,党组织决定以‘山茶社’同学为骨干,组成‘沪南艺工部’,深入到工厂、学校与街坊,进行宣传演出,他们以火一般的热情,承担了这个既光荣又十分辛劳的任务”。吴增亮主编《战斗在第二条战线上(1989年4月版)》书中,魏瑚学长撰写《“晨社”简介》中有记载:“主要指挥是黄旭华”,……。晨社的主要活动是“大家唱”、“大家跳”,……。黄昏组织大家唱革命歌曲等。……。解放后,“晨社”的骨干大多转入学生会的艺工部。叶学长在照片旁附上的纸片中,也指认了照片上四位中“黄旭华,当时他是歌咏队指挥”。这也成为黄学长在人生工作单位,发挥出他指挥众人合唱的“童子功”。
叶学长留存手迹
杨振斌主编《思源·初心(2023年9月版)》第27页,也是叶学长的《访谈录》一小段记载:“那时,校外经常有人来联系,希望我们去他们单位演出。我们艺工部一个晚上能表演3至4个小时。大歌咏、扭秧歌、国乐,还有话剧、戏剧等演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每次演出结束,邀请单位都赞不绝口。平时,我们会抽空组织排练,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外出郊游等活动,增进团员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
大歌咏队的指挥是黄旭华学长,他的演出节目排第一又是指挥,无疑是非常受人瞩目的。加上排练、郊游等活动,各个剧组成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相互留存照片皆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黄学长在照片中的另一位成员手拿二胡,使人联想起,此照会不会在一次演出完后,可能又是年满23岁的黄学长即将毕业离开学校的重要时刻,留下了一份他们“艺工部”成员彼此之间珍贵的友情。从这个角度理解,此照会不会是黄学长走上工作岗位前,留在交大“沪南艺工部”的最后一张生活照!
通过上述简介叙说,基本反映出上海解放前后,整整一代交大人的精神面貌。在新时期下,通过黄旭华照片和交大学长史,给予即将承担新时期更艰巨重任的交大学子,有一个深层次的思考?现在,两位学长均已谢世作古,但他们留下了“选择做交大人”所必须拥有的执着精神、责任精神等将永远刻写在交大的校史上。
2025年2月9日星期日上午10点搁笔
版权所有 © 2023 be365体育平台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