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追忆“上海地铁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建航学长[图]
日期:2016-08-03  来源:学院新闻  阅读:7731

  2016年7月31日,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交通大学1951届土木系刘建航学长逝世,享年87岁。

  很多人都知道,上海地铁用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地铁100年走过的历程,更是打破了外国专家“软土层不能造地铁”的断言。如今的上海,16条地铁线路与磁悬浮朝阳出发,星月而归,日均千万客流已成为上海轨交新常态,它如同这座城的血脉,纵横交错、往来贯通,在地下延展,汨汨地流动着生机。但却很少人知道,这一切,少不了被尊称为“上海地铁之父”的刘建航和他的团队的艰苦付出。

 

 

  刘建航,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河北省深泽县人。1929年4月26日出生。195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52年起曾在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上海市城建局、隧道处、上海市隧道建设公司工作,曾任设计科长、实验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等职。曾任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副总工程师、上海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上海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技术委员会主任等。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上海软土层地铁、越江隧道等地下工程的科研、设计及施工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为上海市政隧道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撰写了《盾构法隧道》、《基坑工程手册》、《地下墙深基坑周围地层移动的预测和治理》等著作。1997年获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茅以升大奖。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功臣。

  青年有志,求学认知于交大;一生辛勤,坚守地下工程事业;晚年仍献余热,捐资设立奖励基金。“求真务实、坚毅攻坚、锐意创新,勇做开拓轨道交通和隧道事业的先锋”。八十岁生日时,他对从事地下工程事业的青年技术人员写下如此寄语,同时也彰显出他为地下工程事业奉献毕生的无私付出。

 

  不坠青云志,交大始学成

 

  在交大110周年华诞的时候,刘建航参加学校组织的“我与上海交大”征文活动,亲笔写下《交大读书亦难忘》一文,他在文中深情地表示,“从交大毕业后,我就与上海的隧道结下了不解之缘,领导和参加了打浦路隧道、地铁一号线、二号线等的设计施工,获得过国家科技大奖,但我的基础是在母校打下的。”

 

 

  2006年7月6日,刘建航学长回母校交大参加“我与上海交大”征文颁奖仪式

 

  “我在中学时代就知道‘北有清华,南有交大’之说。当时的国立交通大学对我最有吸引力。”高中毕业后,刘建航于1947年如愿考入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追溯那段求学的历程,刘建航难以忘却。“那时候我们每星期都要上30多节课,要做很多作业。交通大学历来对教学要求严格,班上同学都有一种好学、苦学的精神。不少同学在学校熄灯后仍点着蜡烛看书,大家学习得十分辛苦。但老师们那种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精彩的讲授,却有效地减轻了我们对有难度课程的恐惧。王达时、徐芝伦、杨钦等老师,上课时往往只带一支粉笔,他们漂亮整齐的板书加娓娓道来的讲述,总是吸引着我的全部注意力,即使像材料力学那样的课,也能引人入胜,常常让我忘记了下课的时间。”

  建国前夕,生活还十分艰苦。“尤其是前两年,吃的是‘八宝饭’(指虫子、石子、老鼠屎等混杂其中的饭),菜靠交大自己种出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刘建航与同学们在物质条件不充裕的条件下,丝毫不动摇学习的信念,“交大的同学都有明确的目标,就是学到真本事。谁要是有一点松懈,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招来别人瞧不起的目光,所以人人都憋足了一股劲儿,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学习。”

 

 

  交大求学时期的刘建航

 

  1950年,刘建航先被分派到江西、福建一带实习修路造桥,后在安徽、江苏一带治理淮河。那时,他在江西实习时得了血吸虫病,回上海住院两个月后,又匆匆赶去淮河;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季节里踏勘测绘,只为第一线实地操作,掌握实际设计的种种方法和技巧。“这样的学习和锻炼使我终身受益。在以后地铁工程建设的岁月中,我常常体会到自己在交大的学习生活是多么重要。”

 

  不畏前道险,软土建工程

 

  1951年大学毕业以后,刘建航进入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工作,后任职上海地铁筹建处,和上海的隧道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从29岁开始参加地铁试设计,60岁完成延安东路隧道,65岁迎来地铁1号线通车,随即又出征地铁2号线、明珠线等工程。

  上海的地质条件很复杂,松软含水的地层犹如豆腐渣,要在其中建隧道,世界上还没有先例,技术和工程难度可想而知。当年苏联专家就曾泼冷水断言:在上海这样的地质条件下建造地铁,难度无疑于在宇宙中找到支点撬动地球。

  刘建航不迷信外国权威,最不服气的就是所谓“外国人行我们不行”的论调。他说:“比起外国专家,我们更了解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真实情况和特点,在上海建地铁,还得依靠我们自己来想办法。”

  那时我国正处在被外界封锁的困难时期,没有出国考察的机会,系统的技术参考资料也很难寻获,要解决技术难题,只能靠自己摸索。在这段刻苦攻关的岁月里,刘建航和团队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韧劲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经常日以继夜地进行技术攻坚和反复实践验证。1963年,他们在总长1332米的市区地铁试验隧道和黄浦江越江隧道建设中,开拓出一条在饱和软弱土层的盾构法隧道中采用单层拼装式钢筋混凝土衬砌的新路,开创了世界先例,圆满完成了被外国专家称为“在豆腐里打洞”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刘建航(左二)主持试验小组讨论

 

  “文革”开始后,上海轨道交通被迫停工。

  1989年,上海地铁建设战役打响。年届退休的刘建航勇挑重担,担当地铁1号线总工程师。刘建航虽不是现场总指挥,却每天下班后赶到工地现场监控。施工最紧张的阶段,连续半年住在工地,每天要分析数千个测试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参数。他满怀遗憾遗,“如果能再年轻10岁,可以再为上海地铁做多少事啊!”

  有一次,刘建航在数千个数据中,发现一个基坑挡墙位移速率突然增大,开始变形,原来是地下墙中缺少了12根钢制支撑,他果断命令施工人员停止工程赶快抢险。经过连续32小时的现场拼搏,终于阻止了墙断坑塌的重大事故发生。他说:“我珍惜我的生命,我只是觉得关键时刻不挺身而出,人活下来比死了还难受!”

  地铁2号线开工之初,7座车站遇到地面建筑的沉降问题。为了解决难题,刘建航深入工地测试研究,终于推出了考虑时空效应的设计计算理论和定量优化基坑施工管理指标的方法,使车站深基坑工程顺利进行,2号线提前通车。

  半个多世纪以来,刘建航一直坚守在上海市政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工程抢险第一线,为上海的地铁、隧道和地下工程事业发展护航,他的名字也因此永远镌刻在了上海地铁建设的功臣榜上。

 

 

 

  刘建航在上海地铁施工现场

 

  不移白首心,寄望后来人

 

  “建华伟业日月新,航宇无私天地宽”,这是前些年中国口书书画研究会创始人和志刚先生于丽江畔赠与刘建航院士的口书书画。原本,书画的落款是“敬赠地铁之父”。然而刘建航悄悄动笔改为“地铁之兵”,这一字之差,充分体现了他对自己“低调、平和、不争名逐利,但要为上海地铁冲锋陷阵”的一贯的要求。

  因在中国软土隧道和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做出的一系列杰出贡献——创建深基坑施工“时空效应”理论,撰写第一本深基坑工程技术专著和我国第一本盾构隧道专著;开拓的盾构法、沉管法、连续沉井法施工技术;研发的直径6.2M地铁隧道管片、在城区盾构施工的掘进技术和地下深基坑明挖法、逆筑法、盾构穿越建筑群等新技术,在地铁业界被广泛应用,1995年刘建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获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茅以升大奖,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功臣”。

  在献身地铁事业的同时,刘建航不忘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出去,为祖国地铁事业再添智囊。他一直告诫学生们,要时刻带着“放大镜”,随时看、随时测,善于捕捉施工中哪怕是最细微处的安全隐患,以便立刻跟进、立时改进,确保工程安全。刘建航每破解一个难题、克服一道险关,都必定会写下详尽的档案,装入牛皮纸袋中。在他家里,一摞摞牛皮纸袋已经叠得很高,袋中都是他为我国地铁工程建设积累的宝贵财富。

  2006年4月,时值交大110周年校庆,刘建航出席闵行校区京宫式东大门的落成典礼,并受邀剪彩。母校115周年校庆时,刘建航校友荣获学院“杰出校友卓越成就奖”,并与多位院士校友一道出席交大be365体育平台座谈会,勉励在校学生志存高远,不畏艰难。

 

 

  2011年4月,刘建航学长荣获母校交大“杰出校友卓越成就奖”

 

  刘建航虽年事已高却依然关心上海交大的发展,多次参加母校的各种活动,他衷心祝愿母校继承和发扬过去的优良传统,创造更多的辉煌,在科技兴国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早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寄语母校的学子们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在学校的培养下,在学习、思想、素养上都取得很大的进步,不辜负良好的学习环境,心中有更大的理想,有祖国和人民,抓紧时间学习本领,为祖国的强盛作出贡献,为科技兴国作出贡献,为自主创新作出贡献。

  2008年,刘建航做出决定:捐赠自己多年来的25万元积蓄,设立由他牵头,和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起并设立的“刘建航院士奖励基金”,专门用以开展每两年一次的对优秀中青年技术人员的奖励和学术交流活动。    

  2013年,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刘建航院士奖励专项基金揭牌仪式在上海科学会堂隆重举行。满头银发、已经耄耋高龄的刘建显得特别精神焕发、步履健硕,大家在他的脸上看到了由衷的喜悦和欣慰。

  基金设立以来,多名地铁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获此殊荣。他们有的成了行业领军人才,有的成了全国劳动模范,有的成了勘察设计大师……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成为刘建航创新、攻坚、求实、奉献精神的传承者,他们将续写上海城市建设辉煌的新篇章。

  一座城,一条地铁隧道,一个人。而今,刘建航学长已辞世西去,这座城市也早已将他铭记,且看那上海地铁仍在每日为千万人服务,它呼啸而过,川流不息。

  注: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刘建航:《我永远是“地铁之兵”》,收录马德秀主编:《思源·往事》(学院校史研究口述系列),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194-201页;邵旖旎:《上海地下工程建设事业的“老兵”刘建航》(东方网);刘建航:《母校给了我坚实的基础——记学院1951届校友、隧道专家刘建航院士》(上海交大新闻网)。

文/ 校友总会办公室  王晶晶

版权所有 © 2023 be365体育平台(中国)官方网站下载官方版 - IOS/安卓版 沪交ICP备05053   流量统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