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至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指导、中国力学学会与学院联合主办、近50家力学相关单位共同协办的“中国力学大会-2015”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参会总人数超过3400人。
本次大会设立1个主会场、15个分会场、76个专题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集中展示我国力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交流探讨力学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应用,聚集目标、共同解决科学技术的难题,共同探索传统的力学学科在新时期的发展之路,展现载人航天、高超声速飞行器、高铁动力等工程科学前沿以及交叉学科方向的发展趋势。
我国力学界的一次盛会
中国力学大会由中国力学学会于2005年发起并主办。这是继2005(北京)、2007(北京)、2009(郑州)、2011(哈尔滨)、2013(西安)之后我国力学界的又一次盛会。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力学界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学术会议,是力学科技工作者“了解学科前沿的窗口,面向重大需求的桥梁,联系地方经济的纽带,展示青年风采的舞台”。
中国力学大会-2015开幕式于2015年8月16日在学院闵行校区综合体育馆举行。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方代宁院士主持开幕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部主任宋军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孟庆国分别代表本次大会的指导单位致词。学院校长张杰院士代表本次会议东道主致欢迎词。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力学大会-2015主席杨卫院士致开幕词。
本次大会共收录论文2839篇,包括大会特邀报告8篇,分会场邀请报告364篇,专题研讨会报告2467篇,其内容涉及力学学科的基础、前沿、热点问题研究,以及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密切相关的应用研究。
引领力学学科再创辉煌
力学是人类科学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学科。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中,力学发挥了决定性作用;20世纪初普朗特在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创新为飞机设计和航空工业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冯?卡门领导的应用力学学派突破了声障,实现了超声速飞行,使人类进入太空时代;21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新需求,如航天技术、能源技术、灾害预报与预防、环境保护、海洋工程、人类健康与重大疾病等领域的重大科学与技术瓶颈问题,都期待着力学的进一步突破和关键性贡献。
20世纪50年代,钱学森、周培源、郭永怀、钱伟长等领导我国力学工作者,制定了力学发展规划,创办我国近代力学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为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国防工业输送了一批力学与工程科学的优秀人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目前有100多个高校设有力学系,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力学与工程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名校之一,学院培养了大批力学领域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钱学森、庄逢甘、吴耀祖等力学大师均为交大的杰出校友,他们不仅是交通大学的荣耀,也是中国力学界的骄傲。何友声先生、罗祖道先生、刘延柱先生等老一辈学者于1958年创建了学院工程力学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院力学学科在力学专业人才培养、基础力学教育、服务国防建设和上海市重大工程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交通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
致敬学科奠基人
据了解,“钱学森力学奖”和“周培源力学奖”同时在本次大会上颁发。
为进一步发挥力学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与科技创造性,促进力学学科发展,中国力学学会设立了“中国力学奖”(包括成就奖、科学技术奖和人才奖),其中“中国力学成就奖”包括“钱学森力学奖”与“周培源力学奖”。“钱学森力学奖”是为纪念我国近代力学和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力学学会创始人之一、中国力学学会首任理事长钱学森先生对我国力学事业和中国力学学会所做出的贡献于2014年而设立的,奖励在技术科学领域有重大贡献的中国力学工作者,每四年评选一次;“周培源力学奖” 奖励在力学理论研究中做出创造性成果的中国力学工作者,每两年评选一次。“中国力学人才奖”包括“中国力学青年科技奖”,奖励在力学基础研究或工程应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