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的“先进核电站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拟参加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有关要求,现对项目的有关内容予以公示。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项目公示内容持有异议,请向学院创建学院科研办提供书面异议材料和必要的证明。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应加盖本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提出异议的应签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匿名方式提出的异议,一般不予受理。
公示期:2019年1月2日至2019年1月9日
联系人:满风
联系电话:021-34206195
电子信箱:manfeng@sjtu.edu.cn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木兰船建大楼A1015
邮编:200240
附件:“先进核电站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公示内容
学院
2019年1月2日
“先进核电站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先进核电站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二、提名单位意见
提名单位: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提名单位意见:核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我国核能年发电量居全球第三位,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居全球首位。安全是核电发展的重中之重,与民用建筑结构相比,核电站厂房结构有核安全的特殊要求,同时具有作用荷载复杂,耐高温、高压,强震作用的设计要求。采用传统钢筋混凝土核岛厂房结构具有配筋率高、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的工程特点。本项目组结合核电发展需求,开展先进核电站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首次创建了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模块设计方法体系,建立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国家技术标准,创建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在大飞机撞击下结构毁伤-燃油燃烧耦合精细化分析方法,首创了先进核电站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模块化建造技术体系,研发了具有全角度、全过程的结构模块内部混凝土质量无损检测技术和装备,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关键技术体系,对支撑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项目组主持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5项,获得授权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8项,工法6项,出版专著5部,主编国家/行业标准共5部,获得省部级/协会奖励15项,上述成果已在6项重大核电工程中得到应用。
项目研究成果丰富、系统、创新性突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经专家鉴定,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
目前中国是年发电量居全球第三位的核电大国,共有商运核电机组46台,在建机组10台,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居全球首位。作为一个核电大国,中国核电“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伴随着欣克利核电项目在英国落地,中国核电出口的步伐正在加速。安全是核电发展的重中之重,与民用建筑结构相比,核电站厂房结构有核安全的特殊要求,承受荷载复杂,有耐高温、高压,强震作用的设计要求,属复杂群体结构。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核岛厂房结构具有配筋率高、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的工程特点。开发先进核电大型结构设施建设技术研究,对支撑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乃至能源安全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落地在中国被举世关注的三代核电技术全球首堆AP1000安全壳内部结构首次用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模块替代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此模块化结构具有承载能力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和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传统单机组施工周期在5-7年,模块结构施工可以节省工期1-2年。国际上在核岛结构内复杂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模块设计、制作、施工和检测方面均处于技术空白阶段。项目完成单位自2006年起,在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计划支持下,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落地项目验证进行了技术攻关,取得四项创新成果:
(1)系统地建立了先进核电技术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墙板结构的抗力计算统一理论模型和作用效应精准分析方法,创建了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墙板结构模块设计方法体系,实现了先进核电站高承载与高延性并重的安全目标,解决了我国先进核电站结构设计关键技术难题。
(2)创建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在大飞机撞击下结构毁伤-燃油燃烧耦合精细化分析方法,提出了撞击荷载时程曲线和温升时程曲线,建立了大飞机撞击下核电站结构灾害效应评估方法,填补了我国核电站防御大飞机撞击灾害设计的空白。
(3)首次研发了我国用于先进核技术大型钢板-混凝土结构建设用03Cr22Mn5Ni2MoCuN(S32101)双相不锈钢材料及其加工制造系列技术。首次建立了大型钢板-混凝土模块的精准制造技术和精确拼装技术和工装,推动了核电建设材料国产化,并解决了超大尺寸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模块制造技术难题。
(4)首创了先进核电技术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墙板结构自密实混凝土超高度螺旋连续浇筑技术,研发了结构模块内部混凝土质量全角度、全过程无损检测技术和装备,有效地解决了先进核电站高效化建设和全生命周期监测的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了我国先进核电技术的落地建设。
项目组获得授权专利35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8项,工法6项,出版专著5部,主编国家/行业标准共5部,发表SCI/EI/核心检索论文共计47篇,获得省部级/协会奖励15项,上述成果已在6项重大核电工程中得到应用。项目成果已经直接应用于三门核电站1、2号机组,海阳核电站1,2号机组,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等多项国家重要核电站结构厂房建设工程中。
经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和中国钢结构协会鉴定,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模块结构设计、制造、施工和检测领域有重要推广意义,对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及具有第四代核电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技术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成果可推广应用至其他重要工业建筑中。“
四、客观评价
1.该项目的鉴定意见评价
(1)2016年,中国钢结构协会针对上海核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核工程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三代核电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组织召开成果鉴定会,以叶奇蓁院士为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研究内容丰富,成果创新性突出,技术应用效果良好,解决了工程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填补了核电厂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成果鉴定,并建议该成果在后续AP/CAP项目中推广应用“。
(2)2017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对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核工程设计研究院等5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大型商用飞机恶意撞击问题的研究“课题进行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课题研究成果系统详实,为核电站设计和安全评审提供了技术支持。鉴定委员认为,该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应用前景“。
(3)2018年,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对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和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2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先进压水堆AP1000核岛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进行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课题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三门及海阳AP1000依托项目工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成果鉴定“。
2.课题验收意见
项目组先后完成了5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主要包括:”CAP1400安全评审技术及独立验证试验“(项目号:2011ZX06002),”AP1000核岛重大关键设计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0ZX06001-001),”CAP1400关键设计技术研究“(项目号:2011ZX06002-001),”高温气冷堆模块化设计技术研究“(项目号:2008ZX06902-008), ”高温气冷堆模块化建造技术研究“ (项目号:2011ZX06905-001),5个重大专项均已通过业务和财务验收,在核电厂先进核电技术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及模块化建造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创新意义和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
3.科技奖励
《三代核电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于2016年获得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先进压水堆AP1000核岛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8年获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高温气冷堆模块化设计技术》和《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核岛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分别于2016年获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于2017年后获得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AP1000核电厂大型结构模块力学性能试验及设计技术研究》于2014年获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高温气冷堆钢板混凝土屋盖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于2018年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4.标准、行业规范
以本项目研究成果为主体,主编了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其中主编的5项标准为:国家标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能源行业标准《压水堆核电厂模块设计要求 第2部分:结构模块》、能源行业标准《压水堆核电厂结构模块安装及验收技术规程》、能源行业标准《核电厂钢板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和能源行业标准《压水堆核电厂用不锈钢 第34部分:模块用03Cr 22Mn5Ni2MoCuN双相不锈钢板》。
五、推广应用情况
项目研究成果应用到6项重大核电工程中得到应用,为我国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模块的设计、建造和施工提供了安全保证作用与工程示范作用。
主要应用单位情况表
应用单位名称 | 应用技术 | 应用的起止时间 | 应用单位联系人/电话 | 应用情况 |
三门核电有限公司 | 1、3、4 | 2008.01-2014.12 | 徐林虎/13867633771 | 三门1,2号机组 |
山东核电有限公司 | 1、3、4 | 2008.01-2014.10 | 张文杰 /18653510433 | 海阳1,2号机组 |
1、3、4 | 2013.01-2015.09 | 田书刚/15065168166 | 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 | |
2 | 2014.01-2015.08 | 白明新/13798281676 | “华龙一号”核电技术 | |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 1 | 2011.01-2015.09 | 柳雄斌 /13811608331 | 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3 | 2008.01-2012.12 | 李俊/13485331273 | 核电厂4台机组用钢供应 |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3 | 2006.01-2015.09 | 吴伟/18660082133 | AP1000和高温气冷堆项目 |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 4 | 2010.11-2014.03 | 时亮/18254555397 | 海阳核电站1,2号机组、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 |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 | 4 | 2009.06-2014.08 | 向洁/13986837747 | 三门核电站1,2号机组 |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 1,2 | 2008.04-2015.07 | 李亮/13810279012 | AP1000、CAP1400和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审查项目 |
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 | 1 | 2013.12-2015.08 | / | CAP1400机组核安全审查项目 |
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1,2 | 2009.03-2015.04 | 李晓红/18612033083 | 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项目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1,2 | 2008.11-2014.05 | 褚濛 /18601728814 | AP1000和CAP1400项目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1,2,4 | 2010.01-2014.02 | 房厦/13811705365 | AP1000和CAP1400项目 |
六、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权类别 |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 | 授权日期 | 证书编号 | 权利人 | 发明人 | 发明专利有效状态 |
发明专利 | 用于非金属固体材料缺陷检测的球形超声探头及检测方法 | 中国 | ZL 201410446105.X | 2017.2.1 | 2365118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张兴斌;房厦;陈李华;闫立阳;张晓旭;张忠;王永焕 | 有效 |
发明专利 | 一种基于三维实景模型的空间同步定位和信息记录系统 | 中国 | ZL201410031206.0 | 2014.01.23 | 3109936 |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韩达光;张兴斌;林松涛;张晓旭;李学飞;梁宁博;杨永光;马晓鑫;马鹏飞 | 有效 |
发明专利 | 高温气冷核反应堆一回路舱室钢板混凝土墙体的建造方法
| 中国 | ZL201210048936.2 | 2013.02.13 | 1134405 | 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陈景;沈健;陈岩;毛甲鑫;杨国康;张玮;孙运轮;张盛渝;高旭 | 有效 |
发明专利 | 一种单侧钢板混凝土空心组合屋盖的建造方法 | 中国 | ZL201610829261.3 | 2018.12.11 | 3178012 | 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李晓红;孙运轮;王友刚;陈岩;孙锋;李睿容;张然 | 有效 |
发明专利 | 一种螺旋上升整体连续浇筑方法 | 中国 | ZL201210493343.7 | 2015.06.10 | 1688600 |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 | 董卫红;王心敏;谢利平;刘爱武 | 有效 |
发明专利 | 纵向型材的焊接成型方法及保持纵向型材的可翻转工装 | 中国 | 201210208519X | 2016.5.18 | 2125422 |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吴伟、樊永生、康胜、李少南 | 有效 |
发明专利 | 翻转大型工件时使用的支撑装置和抬起大型工件的一端的方法 | 中国 | ZL 201210208261.3 | 2015.08.05 | 1746870 |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樊永生、吴伟、安瑜、孙胜岭、李少南、何菲菲 | 有效 |
发明专利 | 一种多室式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 中国 | ZL 201210553483.9 | 2014.11.05 | 151436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周耀、郭全全、黄泽宇、赵唯以、谭力 | 有效 |
发明专利 | 一种二合一双钢板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 中国 | ZL 201310111982.7 | 2015.08.26 | 176902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郭全全、赵唯以、沈亮、章沛瑶、黄泽宇 | 有效 |
七、主要完成人情况
(公示姓名、排名、行政职务、技术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对本项目贡献。)
1.潘蓉,排名:1,行政职务:部门主任,技术职称:研究员,工作单位: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完成单位: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科技创新点一、二做出突出贡献,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AP1400安全评审技术及独立验证试验”(项目号:2011ZX06002)的研究工作,从核安全监管角度提出示范项目反应堆厂房内部结构模块和屏蔽厂房结构安全审评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对钢板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控制中的关键控制参数和验收指标提出建议,是国家标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的第二起草人。出版著作3本,发表论文12篇,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
2. 张兴斌,排名:2,行政职务:中心主任,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科技创新点一、二、四做出重要贡献,主编国家标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首次建立了大飞机几何重构精细化模型,构建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大飞机撞击过程分析方法,提出了撞击荷载时程曲线,解决了核电站结构防御大飞机撞击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研发了结构模块内部混凝土质量全角度、全过程无损检测技术和装备,有效地解决了先进核电站高效化建设和全生命周期监测的关键技术难题。获得授权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7项,出版著作5本。
3. 郑明光,排名:3,行政职务:院长,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科技创新点一、四做出重要贡献,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AP1400关键设计技术研究”(项目号:2011ZX06002-001),建立了先进核电站高延性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墙板结构技术体系及设计方法,建立了一体化顶盖施工的方法体系。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
4. 葛鸿辉,排名:4,行政职务:院副总工,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科技创新一做出重要贡献,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AP1400关键设计技术研究”(项目号:2011ZX06002-001)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协助完成先进核电站高延性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墙板结构技术体系及设计方法的建立,参编国家标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主编核能行业协会标准1部。
5. 孙运轮,排名:5,行政职务:总经理助理兼设计部经理,技术职称: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科技创新一做出重要贡献,建立大型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和楼板在平面内压弯、平面外压弯、面内面外同时受力和冲击加载下、火灾后的承载能力、变形及耗能性能的试验研究以及设计计算公式,建立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地震响应计算的时域显式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结构地震荷载作用效应的准确评估方法,解决了结构荷载作用效应高效精准计算的技术难题。参编国家标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获得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3项。
6. 褚濛,排名:6,行政职务:所总工程师,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科技创新一做出重要贡献,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AP1400关键设计技术研究”(项目号:2011ZX06002)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协助完成先进核电站高延性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墙板结构技术体系及设计方法,参编国家标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
7. 荣华,排名:7,行政职务:中心副总工,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科技创新二做出重要贡献,首次建立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大飞机撞击后燃油燃烧分析法,提出了结构表面温升时程曲线,建立了核电站结构在燃油燃烧作用下热-固耦合损伤效应分析方法,解决了核电站燃油燃烧效应评估分析的关键技术问题,出版著作1本。
8. 谢利平,排名:8,行政职务:科技信息部主任,技术职称: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科技创新四做出重要贡献,研制了适用于大规模连续作业的自密实混凝土材料,研发了超高结构螺旋连续浇筑技术,参与研发了结构建造的微变形控制技术,推动了我国大型超高组合墙板结构的高效化建造系列技术。获得授权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3项,参编国家标准1部、能源行业标准2部。
9. 郭全全,排名:9,行政职务:副院长,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完成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科技创新一做出重要贡献,提出了组合剪力墙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交叉斜杆模型,进而推导了组合剪力墙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基于平截面家丁,提出SC剪力墙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参编国家标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发表论文8篇。
10. 杨悦,排名:10,行政职务:无,技术职称:助理教授,工作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完成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科技创新一有重要贡献,参与完成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AP1400安全评审技术及独立验证试验”(项目号:2011ZX06002)的研究工作,对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面外受力机理、面外滞回特性以及表面钢板的屈曲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双钢板-混凝土结构承受面外荷载时的承载力、刚度以及钢板距厚比限值的设计公式,相关的研究成果被国家标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2016第1版采纳,发表论文4篇。
11. 李文恒,排名:11,行政职务:项目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科技创新四有重要贡献,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核岛EPCT集成管理与控制技术” (项目号:2008ZX06905-004)的主要完成人,对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获得核能行业协会和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项。
12. 樊永生排名:12,行政职务:法务部副主任,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完成单位: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科技创新三有重要贡献,
编制了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模块制造工艺图纸和制造公差一览表。在结构模块制造期间,积极带领团队开发专用焊接技术和工装技术,共获得7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13. 宋晓冰,13,行政职务:无,技术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学院,完成单位: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科技创新一有重要贡献,完成了双钢板混凝土单元本构关系试验研究,提出钢板混凝土平面应力状态的破坏准则,发表论文14篇。
14. 李国平,14,行政职务:研发室主任,技术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单位: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科技创新三有重要贡献,开展了双相不锈钢03Cr22Mn5Ni2MoCuN (S32101)材料的研究工作,并在国内首次成功用于核电厂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制造,参编核能行业标准1部。
15. 李辉,排名:15,行政职务:无,工作单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完成单位: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对科技创新三有重要贡献,参与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AP1400关键设计技术研究”(项目号:2011ZX06002),在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材料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参编核能行业标准1部。。
八、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创新推广贡献:主要负责单位,开展了钢板-混凝土结构墙、板、节点在不同荷载下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钢板-混凝土墙、板、节点的设计方法。建立了大飞机几何重构精细化模型,构建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大飞机撞击过程分析方法,建立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大飞机撞击后燃油燃烧分析法。研发了混凝土三维超声波无损检测系列技术和装置,建立了先进核电站大型组合结构内部混凝土质量全角度、全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评价系统。作为主编单位完成国家标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
2.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创新推广贡献:主要参加单位,主持完成了两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AP1000核岛重大关键设计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0ZX06001-001)和“CAP1400关键设计技术研究”(项目号:2011ZX06002-001),基于课题研究成果完善了先进核电站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墙板结构技术体系及设计方法。是国家标准《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的重要参与单位。
3.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创新推广贡献:主要参加单位,作为国家核安全监管机构的技术支持单位,从核安全监管角度,为推动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在中国核电示范工程的顺利实施, 组织实施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国际、国内的发展概况、工程应用情况和实验研究成果等资料的调研、收集和分析整理工作,并为新型结构的实验研究提出建议。从核安全监管角度对示范项目反应堆厂房内部结构模块和屏蔽厂房结构进行安全审评。牵头开展CAP1400重大专项安全审评技术子课题研究,对核电厂钢板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提出研究计划和实施指南。
4. 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新推广贡献:主要参加单位,提出了不同荷载下大型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和楼板的设计计算公式,研究了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耐火性能和火灾后剪力墙平面内加载下力学性能。是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的设计单位。
5.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创新推广贡献:主要参加单位,参与钢板-混凝土结构模块拼装、翻转和吊装技术的研究,建立了超高结构螺旋连续浇筑技术,并完成三门核电站1,2号机组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施工工作。
6. 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创新推广贡献:主要参加单位,在先进核电技术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模块施工技术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并完成海阳核电站1,2号机组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施工工作。
7. 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创新推广贡献:主要参加单位,在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模块制造工艺和加工工艺上做出重要,编制了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模块制造工艺图纸和制造公差一览表。成果已应用于三门核电站1,2号机组、海阳核电站1,2号机组。相关的创新成果也可应用于类似大型钢结构产品的制造中,有利于提高整体制造水平及精度、质量控制。
8.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推广贡献:主要参加单位,在双相不锈钢03Cr22Mn5Ni2MoCuN(S32101)材料国产化上做出重要贡献,研发出我国首项双相不锈钢S32101,促进了我国核电材料国产化进程,材料已应用于海阳核电站1,2号机组,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合作编制了《压水堆核电厂用不锈钢 第34部分:模块用03Cr22Mn5Ni2MoCuN双相不锈钢板》核能行业标准。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新推广贡献:主要参加单位,提出了半SC板的抗弯、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试验测得墙体双向压弯破坏空间包络面,给出了双钢板-混凝土结构承受面外荷载时的承载力、刚度以及钢板距厚比限值的设计公式,提出了SC结构的抗冲击设计方法和剩余承载力评价方法,提出了二合一双钢板组合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研发多室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10. 学院,创新推广贡献:主要参加单位,与上海核工程设计院紧密合作,组建了“核电新型结构安全与耐久性联合试验中心”,在联合试验中心进行了双钢板结构关系试验研究,平面外弯剪承载力试验研究、耐久性试验研究、冲击性能试验研究和耐火性能试验研究工作,提出钢板混凝土平面应力状态的破坏准则,相关研究成果被《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采用。
九、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潘蓉、张兴斌、葛鸿辉、褚濛、孙运轮、宋晓冰、谢利平等基于多项国家重大科技课题研究成果,共同编制了首部国家级《核电站钢板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
郑明光、葛鸿辉、褚濛、李辉均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核心科研人员,长时间密切合作开展先进核电站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共同完成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CAP1400关键设计技术研究”(项目号:2011ZX06002-001)。
潘蓉、张兴斌、荣华、杨悦等均参与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CAP1400安全评审技术及独立验证试验”(项目号:2011ZX06002),张兴斌、荣华、潘蓉等共同编制了《大型商用飞机撞击核电站屏蔽厂房结构计算分析》专著一本。
李文恒和孙运轮均为国家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的合作研发人员,共同合作完成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研究工作。
张兴斌、潘蓉、郭全全和樊永生等基于“大型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项目共同获得中国冶金科工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国平和李辉共同开展了03Cr22Mn5Ni2MoCuN(S32101)双相不锈钢材料的研究工作,共同编制了《压水堆核电厂用不锈钢 第34部分:模块用03Cr22Mn5Ni2MoCuN双相不锈钢板》核能行业标准,于2015年发布并实施。